維爾紐斯(立陶宛語:Vilnius;俄語:Вильнюс;波蘭語:Wilno;德語:Wilna)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在歷史上,維爾紐斯曾因為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而曾屬于不同的國家,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歷史古都,一些歷史學家確定,傳說中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成為立陶宛國王的時候,京城就在維爾紐斯和Voruta。

中文名

維爾紐斯

火車站

維爾紐斯市立火車站

地理位置

位于北緯54度41分、東經(jīng)25度17分

面積

401平方公里(155 平方英里)

人口

610,883(2015年)

氣候類型

介于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之間

機場

維爾紐斯國際機場

外文名

立陶宛語:Vilnius 俄語:Вильнюс波蘭語:Wilno 德語:Wilna

著名景點

圣安娜教堂

行政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qū)

立陶宛

建立時間

公元10世紀

友好城市

廣州

知名產(chǎn)業(yè)

工業(yè)產(chǎn)品主要有車床、農(nóng)機、電子計算器和電子儀器、紡織品、服裝、食品等。

知名企業(yè)

維爾紐斯的工業(yè)產(chǎn)值占全國工業(yè)總產(chǎn)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簡介

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

(立陶宛語:

Vilnius

;波蘭語:

Wilno

;俄語:

Вильнюс

;意第緒語:

??????

;拉脫維亞語:

Vi??a

;白俄羅斯語:

Вiльня

;德語:

Wilna

;英語

Vilnius

),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北緯54度41分、東經(jīng)25度17分。2005年12月,該市人口為553,904人(整個維爾紐斯縣的人口為850,700人)。其舊城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維爾紐斯的工業(yè)產(chǎn)值占全國工業(yè)總產(chǎn)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工業(yè)產(chǎn)品主要有車床、農(nóng)機、電子計算器和電子儀器、紡織品、服裝、食品等。市內(nèi)有國立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美術(shù)學院和師范學院,還有多座劇場、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等。

歷史

由來

“維爾紐斯”這個名稱是從立陶宛語“維爾卡斯”(狼)一詞演變而來的。相傳在14世紀時,立陶宛大公Gediminas(1275 – 1341)來到這里狩獵,夜里休息時夢見一只鐵狼在山崗上大聲嗥叫,驚動四方。醒來后,祭司說這個夢是吉兆,如果在此地筑城,必將名揚天下。立陶宛大公于是就在狩獵地的山崗上修筑了城堡。事實上,公元前這里就已經(jīng)有人定居,城市可能因為維爾尼亞河流經(jīng)而得名。1323年立陶宛大公國定都在維爾紐斯?!痹撌械谝淮卧谖墨I中提及是在1323年,Gediminas大公寫信給德國城市,邀請德國人和猶太人來到都城定居。1387年,Gediminas的繼承者約蓋拉給與該市馬格德堡權(quán)利。

早期

在1503年到1522年期間,該市周圍建起了城墻,有9個城門和3座塔。在西格蒙德·奧古斯塔斯二世的統(tǒng)治下,維爾紐斯達到了發(fā)展的頂峰。他在1544年將宮廷搬到這里。在此后幾個世紀中,維爾紐斯持續(xù)地增長。增長部分也是由于國王史德芬·巴托利在1579年創(chuàng)立了維爾紐斯耶穌會大學,這所大學很快就發(fā)展成該地區(qū)最重要的科學與文化中心之一和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最著名的科學中心。該市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都很活躍。在該市快速發(fā)展期間,向立陶宛大公國龐大版圖內(nèi)乃至國外的移民開放。每個團體都對這座城市的生活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使得手工業(yè)、貿(mào)易和科學繁榮起來。俄波戰(zhàn)爭(1654-1667)期間,維爾紐斯被俄國軍隊占領了數(shù)年,該市遭到了掠奪和縱火,市民遭到屠殺。該市失去了多年來成長的動力,但人口仍然逐漸回升,19世紀初,該市人口達到20,000人,是北歐最大的城市之一。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以后,維爾紐斯被俄國吞并,成為維爾那省的首府。俄國占領期間拆毀了城墻,到1805年,已經(jīng)只剩下黎明門一座城門。1812年,拿破侖在遠征莫斯科途中,占領了該市。1831年十一月起義以后,維爾紐斯大學被關閉,俄國人的鎮(zhèn)壓組織了該市的發(fā)展。1863年一月起義期間,市內(nèi)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 被人稱“劊子手”的米哈伊·姆拉約夫殘酷地鎮(zhèn)壓下去。起義之后所有公民自由被取消,波蘭語和立陶宛語被禁止使用。

大戰(zhàn)期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從1915年到1918年,維爾紐斯和立陶宛其他地區(qū)均被德國占領。1918年2月6日,在維爾紐斯宣布了《立陶宛獨立法案》。德國軍隊撤退以后,立陶宛武裝被向前推進的俄國占領軍所擊退。維爾紐斯多次易手:波蘭自衛(wèi)隊控制了一段時間,以阻止該市被俄國布爾什維克軍隊占領;然后波蘭軍隊恢復了控制,蘇聯(lián)軍隊又再次占領。在華沙戰(zhàn)役(1920年)中被擊敗后不久,撤退的紅軍在1920年7月12日同立陶宛簽訂和約,放棄維爾紐斯。1920年10月7日,波蘭簽署了Suwalki條約,承認維爾紐斯地區(qū)屬于立陶宛。不過,同年10月9日,Lucjan ?eligowski將軍率領波蘭軍隊撕毀和約,發(fā)動突然襲擊占領維爾紐斯。該市及周圍地區(qū)成立了中立陶宛共和國(Vidurio Lietuvos Respublika)。1922年2月20日,整個地區(qū)成為波蘭的一部分,維爾紐斯成為維爾諾省的省會。立陶宛民族被迫離開該市,并且禁止在公眾場合使用立陶宛語,因此波蘭人和猶太人逐漸占該市人口的大多數(shù),立陶宛人只是一個人數(shù)很少的少數(shù)民族,僅占人口的0.8%。

在這期間,維爾紐斯經(jīng)歷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維爾紐斯大學重新開放,改名為史德芬·巴托利大學,城市的基礎設施也得到顯著改進。到1931年,該市擁有195,000名居民,名列波蘭的第五大城市,還擁有生產(chǎn)名牌收音機的Elektrit工廠。不過,一些立陶宛人對當時的經(jīng)濟增長提出質(zhì)疑,認為當時維爾紐斯的生活水準顯著低于當代立陶宛的其他地區(qū)。

1939年8月23日秘密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訂以后,在9月19日,蘇聯(lián)侵入并吞并了維爾紐斯。10月10日,立陶宛政府接受了蘇聯(lián)的最后通牒,容許蘇聯(lián)在其全國設立軍事基地,交換條件是使維爾紐斯回到立陶宛。10月28日,蘇聯(lián)紅軍從維爾紐斯撤到郊外,將這座城市交給立陶宛軍隊。10月29日,在市中心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儀式加以慶祝。不久以后,立陶宛開始了從考納斯遷都到維爾紐斯的進程。不過,在遷都完成之前,1940年6月,整個立陶宛被蘇聯(lián)占領,成立了一個共產(chǎn)黨政府——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府設在維爾紐斯。有4萬名居民遭到內(nèi)務人民委員會錄(NKVD)的逮捕,被流放到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的集中營。蘇聯(lián)摧毀了城市的工業(yè),斯大林將整個Elektrit無線電廠和一部分工人遷移到白俄羅斯的明斯克,并改名為Vyacheslav Molotov無線電廠。

1941年6月,德國軍隊占領了維爾紐斯。德國人在猶太人眾多的維爾紐斯舊城中心地區(qū)建立了兩個猶太人隔離區(qū)。較小的一個隔離區(qū)在10月就被“清算”。較大的一個隔離區(qū)一直持續(xù)到1943年,期間也定期進行大批屠殺。1943年9月1日,聯(lián)合游擊隊組織(Fareinigte Partizaner Organizacje,納粹占領的歐洲第一支猶太游擊隊)組織了一次隔都起義,起義失敗后,隔都被完全毀滅。立陶宛265,000名強壯的猶太人中有大約95%都被屠殺,許多人被殺的地點是在舊城中心以西10公里處的Paneriai。

蘇聯(lián)時期

1944年7月,蘇聯(lián)軍隊重新奪回維爾紐斯。內(nèi)務人民委員會(NKVD)逮捕了波蘭士兵。維爾紐斯被并入蘇聯(lián),不久以后成為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大批的波蘭人立即被從蘇聯(lián)占領的立陶宛驅(qū)逐到波蘭,同時將立陶宛人移入維爾紐斯。這一歷史事件導致了維爾紐斯人口構(gòu)成的戲劇性改變。

1989年8月23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3個波羅的海國家有2,000,000人組成貫穿三國,南端直抵維爾紐斯的人鏈,要求三國從蘇聯(lián)獨立。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立陶宛從蘇聯(lián)獨立,恢復獨立的立陶宛共和國,1991年1月9日,蘇聯(lián)做出了反應,派遣一支部隊。1月13日,在蘇聯(lián)軍隊進攻廣播電視大樓和維爾紐斯電視塔時,有14人身亡,超過 700人受重傷。

今天

蘇聯(lián)最終在1991年承認了立陶宛獨立。此后,維爾紐斯試圖清除蘇聯(lián)時代的歷史痕跡,并迅速轉(zhuǎn)變?yōu)橐粋€現(xiàn)代化的歐洲城市。許多古老的建筑得到修復,包括歷史上屢次遭到俄國當局拆毀的紀念性建筑三十字架,并在內(nèi)里斯河以北發(fā)展了“新城市中心”商務區(qū),預計將成為該市主要的行政和商務區(qū)。這一區(qū)域包括現(xiàn)代化的住宅區(qū)和零售區(qū),以及市政建筑和最突出的建筑——一座129米高的歐洲塔。

2009年,維爾紐斯將成為歐洲文化之都。立陶宛大力促成這一事件,維爾紐斯歷史中心及其主要標志建筑已經(jīng)得到修復。

地理

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位于立陶宛的東南部,(北緯54度41分,東經(jīng)25度17分,比北京晚5個小時)。距離白俄羅斯邊界僅有40公里。維爾紐斯的地理位置位于立陶宛的一角,造成這種情況應歸因于幾個世紀以來立陶宛這個國家邊界形狀的改變;過去,維爾紐斯曾經(jīng)處于立陶宛大公國的地理中心。

維爾紐斯位于維爾尼亞河和內(nèi)里斯河的匯合處。據(jù)認為維爾紐斯的名稱就得名于穿過城市的維爾尼亞河。維爾紐斯距離波羅的海和立陶宛主要海港克萊佩達312公里。維爾紐斯和立陶宛其他主要城市之間以公路相連,距離考納斯102公里,希奧利艾(?iauliai)214公里, 潘涅維日(Panev??ys)135公里。

維爾紐斯附近是聲稱是歐洲地理中心的幾個地點之一。

氣候

維爾紐斯地圖

維爾紐斯市的面積為402 平方公里。其中20.2%的地區(qū)被建筑物所覆蓋,綠地占面積的43.9%,水面占2.1%。

維爾紐斯的氣候類型介于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之間,年平均氣溫為6.1℃;一月平均氣溫為?4.9℃,七月平均氣溫位17.0℃。年平均降水量月為661毫米。

維爾紐斯的夏季炎熱,整天的氣溫都超過30℃,這時該市的夜生活相當活躍,在白天,戶外酒吧和咖啡館非常普遍。

冬季非常寒冷,氣溫很少在0℃以上,在一月和二月,氣溫低于零下25℃并不罕見。在每年寒冷的冬季,維爾紐斯的河流和附近的湖泊都會封凍,一項流行的消遣活動就是冰上釣魚,釣魚者在冰上鑿出一個洞,然后用帶餌的鉤釣魚。

人口

根據(jù)2001年維爾紐斯地區(qū)統(tǒng)計局的人口統(tǒng)計資料,維爾紐斯市擁有人口610,883(2015年),其中包括90.8%的 立陶宛人,18.7%的波蘭人,1%的俄羅斯人,4.0%的白俄羅斯人,1.3%的烏克蘭人以及0.5%的猶太人。其余人屬于其他國籍或拒絕回答。

建筑

維爾紐斯旅游紀念品

維爾紐斯被譽為歐洲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古城,擁有變化多樣的建筑。歷史上的維爾紐斯,曾經(jīng)是歐洲大陸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直到現(xiàn)在,城里的古堡和教堂依然鱗次櫛比。立陶宛宣布獨立以后,冒出大量餐館、旅館和博物館,維爾紐斯居民獲得了世界上最好客的名聲,例如活躍地參與好客俱樂部。

維爾紐斯城區(qū)由老城和新城兩部分構(gòu)成。老城地處市中心,面積200公頃。其地形是一個小丘,丘上屹立著格基明納斯紅色八角形古堡,堡上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塔。站在古塔上舉目遠眺,整個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在地勢微微起伏的城市四周,幾條河流蜿蜒流淌,宛若玉帶輕舞。老城區(qū)薈萃了100多座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古建筑,這些古建筑造型優(yōu)美、古樸典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圣安娜教堂,它布局勻稱,色調(diào)和諧,被譽為哥特式建筑藝苑中的明珠。新城是環(huán)繞著老城發(fā)展起來的。用白磚建造的思塔卡列尼斯、日爾姆納斯和拉茲季納伊等新區(qū)緊緊簇擁著市中心。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市中心已移到內(nèi)里斯河左岸。內(nèi)里斯河兩岸綠樹成蔭,五彩繽紛的花壇草坪點綴著街頭巷尾,令人賞心悅目。維爾紐斯擁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zhèn)的格局,環(huán)繞市政廳發(fā)展起來。主干道Pilies街將宮殿與市政廳連接起來。從這里向外放射出許多狹窄、彎曲的街道,兩邊布滿教堂、店鋪、手工作坊、貴族的府第和隱蔽的庭院。

維爾紐斯舊城的規(guī)模較大,面積達到3.6 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最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跡都集中于此。舊城內(nèi)將近1500座建筑物,分別建于幾個世紀,形成許多不同的建筑風格交相輝映的壯麗輝煌的藝術(shù)效果。盡管維爾紐斯以巴洛克城市著稱,這里也有許多哥特式(如圣安娜教堂)、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如主教座堂)和其他風格。該市最重要的地標是位于小丘上的Gediminas 城堡和山下的座堂廣場,形成一組錯落有致的壯觀建筑群,控制著進入維爾紐斯古城的門戶。由于維爾紐斯舊城具有獨特的魅力,在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1995年,世界上第一座Frank Zappa的青銅雕塑就安置在維爾紐斯市中心附近。

維爾紐斯郊區(qū)以景色優(yōu)美著稱。城市東北郊有優(yōu)良的浴場,瓦拉庫姆皮亞是別墅集中地。特拉凱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覽勝地。特拉凱過去曾是特拉凱公國的首府,至今它還保存著昔日的宮殿遺址,殿中的殘存壁畫還依稀可見。

為了不破壞城市的古老意蘊,維爾紐斯人在老城區(qū)以外建設新城區(qū),而且全部由白磚修葺,建成后的新城區(qū)拱衛(wèi)著老城區(qū),遠遠望去使得老城區(qū)就像在大海中的一顆明珠,讓整個維爾紐斯熠熠生輝。

經(jīng)濟

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主要經(jīng)濟中心,波羅的海國家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雖然該市人口僅擁有立陶宛的15%的人口,該市的GDP卻占立陶宛的35%。2005年,根據(jù)購買力平價估算的人均GDP大約為33,100美元,超過歐盟平均水平。2004年,維爾紐斯貢獻給國家460億立陶宛里(第二大城市考納斯僅為150億立陶宛里),占立陶宛國庫收入的37%。同時,維爾紐斯從國家得到的撥款僅有3.6億立陶宛里,占其上繳款項的7.7%。其間巨大的落差導致市政當局與中央政府的沖突。

宗教

由于維爾紐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該市也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城市,維爾紐斯曾經(jīng)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綽號:“立陶宛的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De Lita)。

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天主教中心,總主教座堂和主要的教會機構(gòu)都設在該市。這里有一大批活躍的開放教堂,還有附屬的修道院和教會學校。教堂建筑的式樣包括哥特式、 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義風格,每一種風格的實例都能在維爾紐斯舊城中找到。維爾紐斯的教會建筑被認為是波蘭巴洛克運動的主要中心之一。此外,自從1596年布列斯特教會合并會議以后,東儀天主教就在維爾紐斯存在,著名的巴西勒門就是一座東方禮儀修道院的一部分。

自從13世紀,維爾紐斯也擁有一個東正教團體。著名的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圣靈修道院,坐落在舊城靠近黎明門的地方是1705年普希金的曾祖父漢尼拔受洗的地方。

許多舊禮儀派信徒,在1667年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為逃避鎮(zhèn)壓而遷居立陶宛。今天一個舊禮儀派的大會就設在維爾紐斯。

維爾紐斯擁有數(shù)目龐大的猶太人口,而且是全世界學習摩西五經(jīng)的中心。維爾紐斯的一部分也因此被稱為Jeruzal?。19世紀末,維爾紐斯猶太會堂的數(shù)目達到105座。一個猶太教和Kabbalah的主要學者集中在維爾紐斯 是著名的Rabbi Eliyahu Kremer, 又稱為Vilna Gaon. 其校友在以色列和全世界的正統(tǒng)派猶太人中擁有重大的影響。維爾紐斯的猶太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猶太大屠殺期間被摧毀。在昔日維爾紐斯隔都的中心 - 今M?sini?街,現(xiàn)建有一座紀念納粹大屠殺犧牲者的紀念碑。

迦來特派(Karaites),又名卡拉伊姆人(Karaim),是從克里米亞半島移居到立陶宛的一支猶太人,在13世紀組建一支軍事精銳部隊。雖然其人數(shù)非常少,立陶宛獨立以后,迦來特派在維爾紐斯經(jīng)歷了一次復興,已經(jīng)恢復了他們的猶太會堂。

伊斯蘭教在14世紀從克里米亞和喀山,通過韃靼人傳入立陶宛. 一些立陶宛的韃靼人仍然維持他們的民族身份和宗教。立陶宛大約有3,000名韃靼穆斯林。立陶宛韃靼人的Luki?k?s清真寺曾是19世紀維爾紐斯郊區(qū)的突出景觀謄,但已經(jīng)在蘇聯(lián)時期被毀。

在維爾紐斯還有許多新教和其他基督徒團體,主要是路德會和浸信會。 ?

交通

維爾紐斯是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高速公路的起點,這條公路貫穿立陶宛全境,將該國的三個主要城市連接起來。維爾紐斯Panev??ys高速公路是歐洲E67公路的一條支路。內(nèi)里斯河雖然可以通行船舶,但并沒有開辟定期航線。維爾紐斯國際機場是立陶宛主要的國際機場,開通前往許多主要的歐洲大城市的國際航線。維爾紐斯火車站也是一個重要的樞紐。

維爾紐斯擁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其中包括歐洲最大的無軌電車網(wǎng)絡之一。該市有60多條公共汽車線路和19條無軌電車線路,250輛公共汽車和260輛無軌電車,每個工作日運送大約50萬名乘客。學生、老人、殘疾人享受很大的票價折扣(最多達80%)。一張單程車票最多要花費1.40立陶宛里(0,41歐元),而月票需要50-60立陶宛里(14,50-17,40歐元)。第一條定期的公共汽車線路開通于1926年,第一輛無軌電車在1956年上路。

2003年以后,維爾紐斯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有了很大的改進,大部分公共汽車都改換成新購進的奔馳和沃爾沃汽車,無軌電車則使用波蘭的波蘭索拉斯(Solaris)牌。維爾紐斯除了公營公交公司之外,還有許多私營公交公司.收費與公營公交公司相同,有時運營同樣的線路。此外還有大約400輛share taxi,通常比公共汽車快,但不及公共汽車舒適,而且費用較高(3立陶宛里 - 0.87歐元)。

改進計劃:

該市計劃修建一個輕軌系統(tǒng),將住宅區(qū)、市中心、汽車站、火車站和維爾紐斯國際機場連接起來。這個系統(tǒng)定于2008年開工,第一條線路在2009年開通,接著修筑第二條線路。 ?

友好城市

匈牙利布達佩斯

波蘭克拉科夫

德國杜伊斯堡

德國愛爾福特

芬蘭約恩蘇(Joensuu)

烏克蘭基輔

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du

挪威奧斯陸

波蘭華沙

意大利帕維亞

希臘比雷埃夫斯

奧地利薩爾茨堡

中國臺北市bai

美國芝加哥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全球城市實驗室(Global City Lab)的研究團隊發(fā)布2020全球城市500強研究報告及榜單,維爾紐斯排名328位。[1]